27歲的我剛好處在 Millennials 和 Gen Z 的交界,在青少年時期的成長階段,碰巧遇上科技產品劇烈的轉變,科技與我就像是一同蛻變的同儕,嘗試在瞬息萬變的世上立足。

下載全文
如無法下載 pdf 檔,請電郵 membership@tfghaa-nc.org
,我們會寄上全文。




27歲的我剛好處在 Millennials 和 Gen Z 的交界,在青少年時期的成長階段,碰巧遇上科技產品劇烈的轉變,科技與我就像是一同蛻變的同儕,嘗試在瞬息萬變的世上立足。

小學的時候,我最常使用的科技產品是我家那台方型電視機,喜歡看電視的我時常會打開報紙查看今天的頻道會播出哪些電影和節目,如果時間對不上,還要先設定好錄影機預錄,假日更常常跑去百視達租借 DVD 回家看。當時電腦還是使用 Windows XP 的時代,有時候為了玩跑跑卡丁車電腦就得更新幾個小時。小學四年級時,我和哥哥分別接收了爸媽用過的 Motorola 和 Nokia 按鍵式手機,那是我第一次拿起手機,螢幕裡只有純黑字且背景暗暗的,除了通訊錄和快捷鍵之外,沒有什麼其他功能,我卻十分興奮,像是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體驗。

國中時期,身為青少年的我們已經普遍有自己的手機,那時候的我用了 Sony Ericsson 的滑蓋式手機,平常沒事就會瀟灑的用單手滑開,手機的機型甚至比裡面的內容還要有趣。在學校,我們開始會用手機互傳簡訊、開啟藍牙功能、拍照錄影,但由於當時主要還是使用不能上網也沒什麼內建遊戲的按鍵式手機,大家通常不會花太多時間玩,我反而更常在上課時和同學們在桌下偷玩魔術方塊。這階段懵懵懂懂的我們,像是呼應了折疊式、滑蓋式等各式各樣的手機機體,在市場上嘗試尋找自己的定位。國中畢業的那個暑假,爸爸帶我去台北車站買了我的第一台智慧型手機,一開始我只覺得這台 HTC 好酷,螢幕好大還可以直接觸控,沒料到這種形式將會一直持續使用到現在。高中開學的第一天,我沒帶手機出門,因為當時的我不把他視為生活必需品,直到在學校學姊和同學們一個一個提供自己的手機資訊時,我才意識到身邊已經不能沒有手機了,從那天起,我每天都帶手機出門,我們和科技產品從此密不可分。

社群媒體在我高中時隨著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的普及開始盛行,我建立了 Facebook 帳號,並常常和朋友們互相按讚留言、發文和分享照片影片,各個班級會建立自己的 FB 社團當作溝通發表的平台。大家在上課時都開始在滑手機,不是傳簡訊、上 FB、回 Line,就是載 App、玩遊戲,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再也不是那麼單純。相較於現在,這個時期社群媒體的資訊量和觸及率小很多,不管是 Facebook、YouTube、Line,通常只是和同個生活圈的朋友們互相交流分享,但卻已經完全融入同儕之間的社交。高中可以說是我學生時期最重要的階段,許多人生的價值觀、個人思維都源自於這時期遇見的人事物,而科技產品的提升和網路的普及也為此添加了更多顏色。

我在上大學前的暑假創建了 Instagram 的帳戶,自從他的興起,身邊的同輩朋友們不再那麼喜歡在 Facebook 上交流,FB 個人化分享的特色逐漸淡去,主要剩下系上或社團溝通分享平台的角色,但是 FB 旗下的 Messenger 卻十分流行,成為和 Line 同等地位的訊息平台,YouTube 頻道經營的概念也開始普及。不管是哪個社群媒體,資訊量和觸及率從此大增,一但分享出去,那一部分的你就赤裸裸的被看見,再也不像以前一樣有著防護罩的存在,成年後對於現實世界的感悟跟資訊膨脹互成正比,越看越多也就越想越多。Netflix 等串流平台開始盛行,大家可以隨意決定要在哪個裝置看哪個內容,有線電視因此漸趨式微。在我眼中,科技的快速膨脹在這個時間點逐漸緩了下來,不會像前十年一樣,在短時間內突然有太劇烈的轉變,慢慢遠離學生時期的我也發現追逐 TikTok 等新興媒體不再顯得必要。每個世代都有各自連結的方式,只要現有的社群媒體能持續幫助我和身邊的人連結就已足夠。

大學畢業後,我從台北搬到紐約讀碩士,我很慶幸科技網路的發達讓我有用不完的資源去探索這個新國度。Google map 讓我不會迷路;Yelp 幫我選餐廳;Gmail 更新我學校的課業和活動;Instagram、Line、Messenger、Facebook 讓我能持續和在遠方的家人朋友們聯絡;Google 和 YouTube 協助我搜尋任何問題,手機上的 App 更是越載越多,生活中的大小事都掌控在這小小的機體裡。碩士畢業後,我找到了一份在灣區的工作,在半個人都不認識的地方隻身定居。我開始聯絡家人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嘗試開拓自己的社交圈,沒料到的是,兩個月後疫情爆發,一切都停止運作。疫情的這兩年,我對科技的情感是又愛又恨,我感謝他讓我在哪裡都不能去的情況下能持續和家人朋友們聯絡、網購食物必需品、遠端工作、看電影及影集舒壓,但我也因此深刻體會到在沒有實體人跟人接觸的情況下,科技可以多麼的冰冷,像是隔了一層膜一樣,想觸卻觸不到,任何感受都不再如此真實。社群媒體按讚留言、訊息平台私訊視訊、社交軟體左滑右滑,我卻越用越孤獨,越滑越迷茫。也是此時我認清到了抓取平衡的重要性,科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力,但如果我們不夠小心的劃分界限,反而會帶來更大的負擔和更不健康的生活。

現在的我在灣區已經開始有自己的社交圈,疫情也不像前兩年一樣封閉,出門專心的和人面對面社交是破除科技負面影響的重要良方。雖然時不時我還是會感受到他的冷漠,他卻也同時為我和身邊人們的聯繫增添溫度。在同輩們還是大量使用科技的情況下,我有時會因此資訊疲乏,但告訴自己除非是有時間急迫的事情,要不然有心力再慢慢回覆、慢慢瀏覽,對我來說是維持生活健康的一大關鍵。知道如何過濾和消化資訊,在茫茫大海中仍擁有獨特的思想和肯定自身的價值是現代人無可避免的課題。其實我一直很慶幸在青少年時期如海綿般的大量吸收知識時,有機會看到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單純的感受人性、另一個深刻的體會科技,平衡的結合兩者,才能在追逐進步的同時享有快樂。




作者簡介 

2014 林家儀 Joy Lin 

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生技碩士,現就職於生技藥廠公司的臨床研究。喜歡運動、表演、電影影集、旅行、探索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