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 本文作者郭之南與父親合影

爸爸本來在家鄉是唸私塾長大的富家少爺。不愁吃穿,吟詩作對,寫得一手好字。因緣際會來到台灣,當了幾十年的軍人。如果要細細敘述,又是一個大江大河一九四九的故事。

下載全文
如無法下載 pdf 檔,請電郵 membership@tfghaa-nc.org
,我們會寄上全文。




軍人的收入不多,但是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家裡買了鋼琴讓我學琴。爸爸喜歡拉二胡和我一起合奏一些歌曲。我現在還記得爸爸拉的「王昭君」和「蘇武牧羊」。那時候我們住在台北的公寓,家裡沒有電視,如果要看少棒轉播,要去隔壁鄰居家一起看。但是爸爸為了讓我們夏天舒服一點,客廳裝了冷氣。不過每次房東來的時候,他會把冷氣用紙板遮起來,以免房東看到會漲我們的房租。

周末的時候,爸爸會帶我們全家去逛街吃飯。我們常常去重慶南路書店,不但可以在書店看書,爸爸也會讓我選一本書買回家。那時候看了好多像是「小王子」、「小公主」等等的童話故事。逛完書店,爸爸也常常帶我們去「三軍軍官俱樂部」吃晚餐,有時候吃中餐部,有時候吃西餐部。有時候也會去中華路吃四菓冰。

那時候星期六要上半天的課。下課爸爸會來接我一起去吃午餐。我記得爸爸總是自己點碗陽春麵,而替我點了排骨麵。爸爸也喜歡下廚。我記得爸爸會和麵糰包水餃,捍麵條煮牛肉麵。爸爸拿手菜不少,最讓人稱讚的是他泡的四川泡菜和炒的四川衝菜。

爸爸不但中文造詣很深,英文也很厲害。他靠自己努力,爭取到美國受訓的機會。他年輕時候第一次來舊金山的時候,雖然那時候沒有手機可以自拍,他買了許多風景明信片,回家後每張明信片旁用漂亮的瘦金體寫些感想,編輯成一冊遊記。爸爸應該可以算是那時候的旅遊部落客吧。

雖然爸爸說話帶著四川鄉音,但是他會在家裡教朋友小孩們英文。我記得他會編些順口溜幫助小朋友記些英文單字,像是「來是 come 去是 go 開門叫做 open door」。

爸爸非常愛看書,我小時候的夢想是開一家書店,爸爸可以一邊顧店一邊看他想看的書。台灣租書店旺盛的時期,爸爸應該算是租書店的大戶。後來租書店要關門,爸爸乾脆把幾十本武俠小說買回家。除了看書和拉二胡的嗜好,我記得爸爸也喜歡打羽毛球和玩橋牌。爸爸也會下圍棋、象棋。他也把家裡的餐桌改成克難的乒乓球桌,讓我們可以在家一起比賽。

爸爸有許多好朋友。他們那個年代,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故事來到台灣。這群朋友年輕的時候一起打八二三古寧頭,年紀大了一起打十三張麻將。這些叔叔伯伯們,雖然每個人口音不同,但是一看到我,每個人都會像在叫自己女兒一樣的叫我「小南」。

我記得小時候爸爸對我們說,人生重要的事,第一是健康,第二是品德,第三是學問。小時候爸爸希望我背三字經,唐詩三百首。我在學校參加演講比賽,爸爸會一直幫我改稿。我大學畢業要出國唸書,我在美國買的第一輛車,第一間房,爸爸總是全力支持我。

十年前的勞動節長周末,我接到電話後飛回台灣,從桃園機場坐車到醫院,看加護病房中的爸爸。我記得當時醫生說的話。爸爸像是飛翔在空中的七四七準備要降落了,慢慢地,平穩地,完成最完美的著陸。

本來只想分享一二個爸爸的小故事,沒想到越寫越多。看著爸爸抱著我的照片,只能說做爸爸的女兒真的很幸福!




作者簡介 

郭之南

1986 北一女 一勤二樂三樂

住在灣區35年天天想要退休的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