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次暗暗地吞嚥委屈,多少次默默地流淚,多少次無眠的長夜…… 相依為命的女兒心疼地說:「媽媽,您圖了什麼,要受這麽大的委屈?做得這麼辛苦,您就不能放棄嗎?您已經盡力了!」笑楓搖頭。她知道她不能放棄,很多孩子會因為她的放棄而失去希望。

全文下載 ( 不孤單的旅程 (768 downloads ) )
如無法下載pdf檔,請電郵webadmin@tfghaa-nc.org,我們會寄上全文。


張笑楓,是台灣來美國讀書創業靠自己打拼的第一代移民。上個世紀80年代末,廣州火車站的情景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從而也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軌跡。

在大陸改革開放初期的大城市,特別是以廣州為首的南方城市成了很多農民工的聚集地,很多人都以為大城市有金礦銀礦,全國各地的人們拖家帶眷蜂擁而至。結果積蓄花光了,工作找不到,連回家的路費都沒著落,沒錢買車票卻在車站爭著上車,先來的還沒疏散走,後來的又趕到了。廣州火車站日日人頭攢動,不想走的,走不了的,都聚集在廣州車站,要飯的,騙錢的,哭的喊的一片混亂。讓人震撼的是在這滾滾人流中,夾雜了大量的學齡青少年及兒童。少不讀書,何以為業?看著髒兮兮的孩子們在亂哄哄的車站到處亂跑,笑楓的心很疼,她陷入了深思。

如何幫助這些為貧困所累的孩子們?笑楓腦海裡一遍遍地回放著火車站裡湧動的人流。幫幾個幫不了所有,幫一時幫不了一世。台大哲學系畢業的笑楓想得很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知識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改變命運。幫助家庭貧困的孩子們完成基礎教育,使他們擁有立業之本。笑楓下定了決心,要籌辦慈善教育基金會。

當時的大陸農村普遍貧困,粥少僧多,從何入手?從零開始,笑楓義無反顧地開始了一個人的旅程。深入山區做調查,找義工,找推薦學生的甄選委員,找贊助人….. 尋尋覓覓一直到1995年她遇見了舊金山金門大學的趙耀渝教授。趙教授有極好的教育背景,工作能力很強,擅長項目設計。對教育立國,教育樹人有著共同認識的兩人一拍即合,各展其長,共同籌辦樹華教育基金會,The SOAR Foundation。SOAR stands for Scholarship Opportunities Across Republic,寓意共和國的青少年共享平等教育的機會。

得道者多助。笑楓通過資助教育幫助青少年自立脫貧的理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同路人,比如蕭又青女士和她的先生,他們帶來了60萬美元的永續基金。斯坦福的一位朋友給笑楓介紹了John MacMeeken,John是一位美國律師,他不僅義務幫助成立樹華基金會,還義務擔任樹華多年的法律顧問。在樹華的創辦之初,這些人都是中流砥柱,還有更多了不起的人出錢出力,可惜時間太久,笑楓已經無法講出他們的名字了。有這麼多誠懇、善良、樂於助人的人幫助,終於水到渠成,1995年12月,樹華教育基金會成立了。

樹華教育基金會,不涉及宗教和政治,以幫助大陸貧困地區學生完成基礎教育為宗旨,為貧困而優秀的農村學子提供獎學金。不知不覺中,樹華走過了24個年頭。樹華成立至今,已經捐助了1000多萬美金,幫助貧困學生10000多人。這是笑楓沒有預想到的,也是在樹華成立之初趙教授和其他眾多支持者都沒有預想到的,因為樹華非常“草根”,完全沒有大企業和大基金的背景,都是社會愛心人士個人或家庭的贊助。

樹華現有註冊在案的捐款人4000多名,常在義工50多位。樹華在美國矽谷Union City租有一間800平方呎的辦公室,每天由不同功能組的義工分組值班:資料組、獎學金組、輔導組、財務組及IT組,固定有20多位義工週一至週五輪流當值。24年來,樹華的作業完全由義工服務完成,沒有人領取一分錢的薪水,甚至每年10月的學生探訪也由自願參加的義工分攤全部差旅費用。

2019年,樹華資助學生人數為1324人。樹華的學生是由大陸的甄選委員義務推薦(甄選委員主要是由生源地的優秀教師組成),學生申請(參照美國學校的學生申請辦法),樹華義工評審,評審結果轉報樹華的合作夥伴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CEDF)公示,再由CEDF直接將獎學金分別轉入數千個學生的個人帳戶。為樹華誠懇務實的慈善理念和實踐所感動,國字號的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多年來也是一直“零費用”替樹華代管資金的流動和輸出。

從笑楓開始,樹華人的風格低調務實。樹華的捐款人,很多從樹華成立就默默地支持樹華。他們中有的是旅居海外多年的老人,他們把自己一腔的思鄉之情傾注在支持家鄉孩子讀書脫貧的努力上;有的是子女為紀念父母而設立的獎學金,為父母牽掛的家鄉出力;有的是居住在養老院的老人,他們把自己微薄的積蓄的一部分用來資助學生;有的遺愛樹華,把樹華寫進他們的遺囑。2017年,早年從廣東佛山赴美留學創業的老華僑李霍倩儀女士,身後留給樹華40萬美元,支持樹華的助學事業。

樹華的甄選委員,他們大多是工作在農村教育第一線的優秀教師,因為對教育樹人的共同理念,多年義務為樹華推薦貧困而優秀的學生,根據樹華的要求對推薦學生進行家訪,指導學生填寫申請材料,必要時配合樹華對學生進行輔導。要知道這些農村教師自己的生活環境也很簡陋,更沒有有效的交通工具,而且很多地區學生居住分散,這些優秀的鄉村教師騎著單車走鄉串戶為樹華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確保有限的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孩子身上。

樹華的學生,這些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們,從他們的申請材料和短文中,義工們常常被他們的刻苦和堅韌感動流淚。他們在缺乏家庭指導鼓勵並且物質極其匱乏的環境下,一心向學,為了留在校園裡和繼續升學,他們付出比同齡人何止加倍的努力!樹華湖南懷化學生小楊父親殘疾,母親智障。學生探訪時他告訴我們他家每年都養一頭豬,但他從來沒有吃過豬肉,因為到年底的時候,豬就不見了,被拉去抵債了。就是這個孩子,在因貧而輟學後,受到了樹華甄選委員吳玉枝老師的登門拜訪,給這個困窘至極的家庭送去了樹華獎學金的申請表,成功地勸說小楊的父母讓成績不俗的小楊回到學校。小楊畢業後在家鄉開辦了礦泉水工廠,2016年湖南特大洪災,小楊向災區捐贈了價值20多萬元的飲用水。樹華雲南學生黃春超,另一位因為家貧輟學後被甄選委員帶回校園的學生,大學畢業後在中國銀行昆明分行工作。因為表現出色,受到領導重視,事業發展順利。春超現在負責編輯樹華學生公眾號,積極地參與樹華的助學事業。樹華1萬多個學生中,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

樹華的義工隊伍,不僅沒有人領取酬勞,很多義工也是獎學金捐款人。樹華的主要義工最初全部來自台灣的早期留學生,現在很多都已七老八十,最年長的義工已是百歲老人。逐漸地越來越多來自大陸的八、九十年代的留學生加入了樹華。樹華老人89歲的馮老和99歲的辛老去年還在每週三值班。想到二老弓著腰黏信封的情境,很多新義工都會感動落淚。新義工們說得最多的就是被老一輩樹華人感動!樹華的新老義工互敬互愛,互相支持。現在的樹華可謂藏龍臥虎,人才濟濟,一片生機。

從廣州火車站的思考到今天的助學成果,笑楓付出了很多。熟悉笑楓的人知道,她是一個極其溫和的人,一個說話聲音輕柔,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一個盡力避開所有聚光燈的人。二十幾年中,上萬的學生,數千的捐款人,眾多的義工,沒有質疑,沒有反對的聲音是不可能的。大家來自五湖四海,背景不同,性格各異,大家都在付出。在一個沒有薪資關係的工作環境裡,大家的不同意見、壓力和挫敗感,只有一個出口,那就是基金會的創辦人張笑楓。多少次暗暗地吞嚥委屈,多少次默默地流淚,多少次無眠的長夜…… 相依為命的女兒心疼地說:「媽媽,您圖了什麼,要受這麽大的委屈?做得這麼辛苦,您就不能放棄嗎?您已經盡力了!」笑楓搖頭。她知道她不能放棄,很多孩子會因為她的放棄而失去希望。看著客廳裡擺放的一雙手工鞋墊,笑楓知道她必須堅持!那是樹華幫助的一個四川農村孩子的媽媽親手做的,學生探訪時送給笑楓的,對一個一貧如洗的家庭來說,那是一個很大的禮物了。多年以後,這個當年流著鼻涕的孩子已經是廣西的一位律師了。笑楓說下一代的缺失就是我們的擔憂。把人間最美好的東西帶給下一代,這是我們所有義工的最大願望。她說她的後半生充實快樂,是因為基金會,樹華不是簡單的給予,而是有太多的收穫。每年都去看學生,看到以前幫助過的孩子,現在都很陽光,使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

笑楓不是現代領導人的模板,她不會巧舌如簧鼓動捐款人,也不會甜言蜜語“哄”義工開心。如果不被催逼,她甚至不願意上台講話,她主動講自己的時候更是極少極少。笑楓的魅力全在無言的行動中,如同海上的燈塔,默默地照亮著黑暗中的方向。笑楓說她很感恩,很幸運一路有人同行,共同傳遞愛和溫情。笑楓說如果人間有一塊淨土,那就是樹華辦公室!義工們說我們有樹華這塊淨土是因為有笑楓的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張笑楓女士,對中國青少年教育問題的關懷,超越了政治、宗教和地域因素。她無私的關愛,引燃了樹華全體同仁。24年的堅持,1萬多名受助的學生和他們的家庭因為樹華而改變了命運,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長。樹華將繼續堅持慈善教育,樹華將陪伴她的學生們一同成長……

這位樹華義工眼中的笑楓原名秀鳳,1965年畢業於台北第一女中。

這篇文章內容來源是北一女1974酈如丘所做訪談的錄音檔,由樹華義工李麗轉成文字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