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大珍迷,數年前還寫了一本書介紹她的一生和作品。在美國幾乎每年都有討論珍奧斯汀的作品的論述,每隔幾年就有她的小說的改編電影和迷你影集問世。珍奧斯汀今天在西方與莎士比亞齊名,但根據「北美珍奧斯汀協會」會長瓊安雷博士(Joan Elizabeth Klingel Ray)的分析研究,珍奧斯汀的名氣之所以沸沸騰騰,越來越上揚,其實經歷了以下四個不同的階段…

下載全文
如無法下載 pdf 檔,請電郵 webadmin@tfghaa-nc.org,我們會寄上全文。




我是個大珍迷,數年前還寫了一本書介紹她的一生和作品。在美國幾乎每年都有討論珍奧斯汀的作品的論述,每隔幾年就有她的小說的改編電影和迷你影集問世。珍奧斯汀今天在西方與莎士比亞齊名,但根據「北美珍奧斯汀協會」會長瓊安雷博士(Joan Elizabeth Klingel Ray)的分析研究,珍奧斯汀的名氣之所以沸沸騰騰,越來越上揚,其實經歷了以下四個不同的階段。

1. 如純潔聖女的珍奧斯汀

珍奧斯汀在生前是匿名出版,一直她去世後,也就是在1818年,亨利奧斯汀才幫妹妹出版了「若桑覺寺」和「勸導」兩本書,並且寫了珍的小傳。他說珍奧斯汀是個善良虔誠的基督徒,總是寬恕他人的過錯,也從不道人是非等等。當時亨利奧斯汀才轉行為牧師,又失去心愛的妹妹,所以他特別強調妹妹的善良和宗教信仰。

到了1932年,珍奧斯汀的信件集問世了,讀者們無不感到大吃一驚。例如她在1789年二十四日信件寫著:「我不希望看到太善良的人,因為這樣就可省去我會喜歡上這些人的麻煩。」可見她直率敢言的個性。

2. 維多利亞時代的珍奧斯汀形象

珍奧斯汀的下一位立傳人是他大哥的兒子詹姆士奧斯汀李(James Edward Austen-Leigh),他在1869年十二月(書上出版年分是寫1870年)出版了「珍奧斯汀回憶錄」(A Memoir of Jane Austen ),他是處在維多利亞時代的人,按理說珍的大哥詹姆士的子女應該相當了解他們的姑姑,書中一開始就說珍奧斯汀一生平淡,沒發生過甚麼重大事件,她是個善良單純的女性,一位快樂的基督徒,她之所以寫作只是興趣,並非想賺錢或是出名。讀者在她的小說和信件中看到的諷刺或譏諷全都不見了,這本回憶錄滿足了維多利亞時代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保守、謙讓和緘默,讓珍奧斯汀的名氣更加炙熱。

3. 戰壕中的珍奧斯汀

在1894年,英國評論家喬治聖茲伯里(George Saintsbury)創造了「拜珍教徒」 (Janeite)一詞,來形容珍奧斯汀的崇拜者。

1924年,英國作家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寫了「拜珍教徒」短篇小說,故事大意是說:一次世界大戰發生不久,故事的敘事者在共濟會遇到洪伯斯鐸(Humberstall),他的頭部受過傷,但是仍然回到西線重炮兵隊去工作,擔當餐廳部副侍應生,他本人沒受過甚麼教育,但他說到他的上司餐飲部資深侍應生,因為喜歡讀珍奧斯汀的小說,竟然可以跟大學畢業的軍官平起平坐。

所以,洪伯斯鐸在指導下,也開始閱讀起珍奧斯汀的小說,他還想像珍奧斯汀的小說讀者都是某一個秘密會社的成員,成員把小說中人物的名字刻在槍桿上;後來除了洪伯斯鐸外,其他戰友全死了,他受傷被送到醫院。

當他向一位護士提到「艾瑪」,想不到這位護士正好也是「拜珍教徒」(Janeite),因此就幫助他搭上了開往英國的火車,因此救了他的一條性命。他後來仍然會閱讀珍奧斯汀的小說,因為這讓他回想起在戰壕中的朋友。故事最後發現這位先生心理受到創傷,有些不太正常。

據參加一次大戰的士兵說,在海外作戰時,閱讀珍奧斯汀的小說,的確有助他們暫時逃避面對戰火的現實。

4. 把珍奧斯汀介紹到大學校園

從1833年後,因為英格蘭的班特利標準小說系列(Bentley Standard Novel Series)出版廉價的書籍,所以一直還是能讀到珍奧斯汀的小說。在1923年,牛津大學出版了學術版(R. W. Chapman‘s edition)的奧斯汀小說集,於是珍奧斯汀的威力開始進駐校園,學者專家開始研究和分析她的小說。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學術評論界對她用「諷刺」來批判自己的社會特別激賞。

根據1997–1998學年「全國學者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lars)針對二十五所博雅教育大學(liberal arts colleges)為對象的一個研究顯示,1997–98 學年開課課程中,珍奧斯汀排名第三,僅次於莎士比亞和喬叟 (Chaucer)。這與女性主義運動興起和珍奧斯汀的小說被納入代表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 (canon)有關。在這項研究中,其他列入名單的女作家還包括:維吉尼亞·吳爾芙 (Virginia Woolf)、東妮莫利生 (Toni Morrison)、埃米莉·伊莉莎白·狄更生 (Emily Dickinson)、喬治·艾略特 George Eliot)和卓拉·尼爾·赫斯特 (Zora Neale Hurston)等。

我也可以做個見證,我在美國社區大學選修英國文學史時,老師指定閱讀「曼斯菲爾德莊園」這本小說,書中主角芬妮是個有道德感和原則的人,她雖然出身貧賤,但不會因金錢而嫁給她不愛和不尊重的人,她是個外表柔弱,內心獨立剛強的女性原型。

我曾寫過一篇比較珍奧斯汀和與她同時期的女權主義先鋒瑪莉·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 的論文,發現兩人都批判當時的女性只是當個漂亮花瓶,因為女性所受的教育很有限,只著重在畫畫、刺繡和音樂,而非理性思維能力,不能自由旅行,也沒有經濟獨立的能力,所以找個好老公和取悅老公變成生活的重心。她認為這是貶低女性的桎梏,唯有讓男女接受相同的教育,兩性才能就能有平等的地位。這在當時是很前衛的想法,其實即使是今天,男女仍然還未達成完全的平等,我們仍須努力,這也是珍奧斯汀的作品歷久不衰,越陳越香的理由。




作者簡介

1981 林銘慧 Jeanette Lin

美國明德大學蒙特瑞國際學院筆譯組碩士,作者、口筆譯者,以帶領和參加寫作會和讀書會為樂,是個珍奧斯汀迷,散文偶見於世界日報家園版,已在美國定居近三十年。